GO
Switch navigation
Home
Channe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ocs
Practical Docs
Life&Leisure
User
Hom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ocs
Practical Docs
Life&Leisure
User
观察——科学探究的奠基石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 徐杰 邮编:226100 观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之一。有目的、有计划 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主动观察、探索兴 趣,是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之所以这样认为,是 因为:①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开端,是发现问题 和发明创造的首要步骤,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培 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从事创 造性劳动和科研不可缺少的素质;②观察是发展思维能力与创造能 力的基础,打好这样的基础有利于其他能力的培养;③观察能力的 提高,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为发现问 题而收集事实的观察。另一种是为验证假设(证明)或否定假设(证谬) 而收集事实的观察。两者都需要广泛地检索操作中出现的事实。 过去,我们对观察的研究并不少,但是,往往容易把观察等同 于简单的“看”或“感知”。一般都没有把它和观察目的联系起来考察, 因此对它的研究还欠深欠细,这就势必影响观察的成效:有时学生 “看”了半天,还是收集不到多少对当时的探究有用的事实,对怎么观 察就更是摸不着门道了。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 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观察 效果。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观察的欲望。兴趣是智慧的触发器, 也是求知的推动力。学生对观察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 观察生活,否则就会把观察活动当作负担,甚至感到厌烦。为激发 学生观察活动的兴趣,可以将学生带到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中,或让 他们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我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调整了教科 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 更为紧密。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如将《各种各样的花》 和《花的构造》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带领学生到大 自然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了解花的形 状、大小、颜色、气味、构造等,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不仅 掌握了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 的特征及其区别。而《果实的共同特征》一课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 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 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品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 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一旦学生被大自然的奥秘和生 活中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就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有所体会,并 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这样的教学,不但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 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观 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二、明确观察的目的性。科学课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 的观察。只有让学生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才会使“观”和“思”有机地 结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再进行具体的 操作,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例如,教学《我的大树》一课时,首 先就应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到室外去观察?去观察什么? 观察哪棵树?观察树的哪些方面? 当学生对这些问题都知道后,他们 接下来就能够迅速地进入到观察的状态,直奔主题,开展观察活动。 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到大自然中去,用自己 的眼去观察,多动手,多参加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提 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教师不要去做简单的“答题机”,去做简单的释疑解惑工作。 要鼓励学生在观察中获取,向大自然要答案。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有兴趣观察,同时也明确 了观察目的,但因缺少相应观察知识经验,往往不可能得到全面而 正确的观察。所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是十分必要。通常可采用以 下几种方法:①比较法:如教学《水》的认识,我把酱油、白酒、 白醋、盐水、糖水和清水放在一起,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从这 些液体中挑选出清水来?学生得出先用眼看,分开有色和无色的;然 后用鼻闻,区分有气味和无气味的;最后用舌尝,找出有味道和没 有味道的。这样,通过在实验操作中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就很容易 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而深刻地理解了水的性质。②合成法:如教 学《两栖动物》时,我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两栖 动物在水陆两处的生活场景,然后将影片合成,完整展示两栖动物 的生活习性,学生渐渐体验感悟出两栖动物的“两栖性”以及物种为适 应自然环境而生存所作出的必然选择。③辨析法:如教学《磁铁的 性质》,学生通过两根磁棒相吸与相斥的现象,以及与磁针的相互 作用,就能辨析、推断出磁铁的性质,并能解释相关现象。④实验 法:如教学《岩石》时,我发动学生课外采集各种各样的岩石,让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会比较岩石的色泽、形状、软硬度等方面的特 性,从而获得对岩石的全面认识。 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观察。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 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在日常生 活中到处可以找到可供观察的实例。如铁生锈、光的直线传播、植 物的开花、结果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 和现象进行有意识地观察,从而养成在书本以外的更宽广的范围内 随时随地都具有观察的习惯。例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植物扦插。在扦插以前,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指导学生 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全面了解植物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中 的外界条件和结果。在观察过程中还可利用对比观察、归纳观察, 观察不同的植物扦插、同种植物不同扦插方法、枝叶多与少、插入 泥土中深与浅等,并总结观察结果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扦插的观察, 利用对比、分析、归纳、综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了在课堂上所不 能得到的扦插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五、学会在合作探究中修正观察结果。由于学生个体间 的个性特征、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观察得出的结果可 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及时组织学生 集体讨论,相互交流补充,弥补或纠正学生各自片面不全的认识, 形成集体的共识,以获取对事物全面正确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捕捉学生观察中有争议、有价值的问 题,并及时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提升学 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是什么原因使学校教学楼前种植的树木长 得茂盛,而楼后的却长得稀疏衰微?鱼是用鳃呼吸还是用嘴呼吸?青 蛙与蟾蜍、蜥蜴与蛇是否为同类等问题,让学生充分摆事实讲道理, 在实际观察和交流辩论中验证自己的猜想,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而 初步概括出植物生长受光、水、地的影响,动物的呼吸方式以及分 类依据等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全体学生在平等、和谐的 课堂氛围中相互交流、研讨、互助,从而达到了不仅使学生学会, 而且会学的目的。又如,在学习了《风的观测》课后,我给每位学 生发了一个观察记录卡。卡的内容包括:观察的时间、地点,观察 人姓名,风向、风力等。然后把学生带到田野、乡间小路,让每一 位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填写记录卡,填完后大家分组互相检查讨论, 然后组长把讨论结果交给老师。教师通过评议总结,表扬观察细致 准确的学生。根据学生的质疑或存在的问题,教师再指导学生当场 观察并找到答案。在现场体验中,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随着问题 的解决而得以提高。 六、学会对观察结果进行“初步加工”。对观察到的结果进 行“加工”也是观察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把 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加以比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这些 现象所反映的事物的相似或相异之处,归纳总结出有关事物表象的 简单规律。记录观察的现象、数据。例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的 观察记录就包括:学生收集的树叶数量的统计,树叶种类的统计, 数量最多的种类的树叶的样本,给树叶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还有描 有树叶并写有树叶所占方格数的方格纸。通过这一张张的观察记录, 学生们逐步学会了怎样去观察,怎样去记录,自己到底观察到了些 什么,通过观察自己又能知道哪些知识可以说,学生从中的收获是 很多的。又比如,学生对扦插进行观察之后,没有作出任何反应, 那么就达不到观察的目的,让他们对扦插所观察的现象、结果与其 条件结合起来,整理加工后,就是一篇很好的小论文。 这样不但有效提高学生观察的精确度,而且学生也在应用新知 过程中进行发明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七、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观察能力的 培养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与培养学 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训练学生严格操作、细心 观察的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只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 待每一个观察活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形成观察能力,对 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科学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操作要求高。有些实验现象相 近或仅是一个瞬间过程而难以观察;有些实验因温度等外界条件的 改变而带来现象、结论的改变;有些实验因为操作程序不同而有不 同现象;还有些实验需反复操作才能成功。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必须 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验中要严格操作,仔细观察、记 录、认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与书 本上描述的现象有不同的情况时,要及时记录、认真分析原因。如 果对出现的现象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而自作聪明、弄虚做假,造 成的恶性后果是无法估量的,也就不可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总之,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发展学认知能力的 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始发因素。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 要多给学生创造认识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到大自然中去,去观察, 去发现、去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作者简介:徐杰,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成员、全国优秀自然教师、 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曾多次在《中国基础教育》、《中小学教材教法》、《科学课》等全 国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曾获全国小学科学教育年会论文评比 一等奖、全国小学科学教材研讨会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全国第八届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 文评比一等奖等。承担了“十五”重点项目“科学与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实验, 参与编写了《现代科技》教材及教师用书;承担了科技部科普基金项目“未成年人科普方式 研究”课题研究;承担了全国教育规划“十五”课题之分课题《从评价角度研究小学科学教材 开发与实验》课题研究,主持了江苏省科学教育“十一五”《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教学方法 设计研究》。)
15-徐杰-观察——科学探究的奠基石
Practical Docs
>
Common
>
Other
>
Preview
10 Pages
0 Downloads
76 Views
3.0 Score
Tips: Current document can only be previewed at most page
3
,If the total number of pages in the document exceeds page
3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Download documents to your computer for easy access
Download
the current document can only be previewed at most page 3
-2
pages left for preview,
Continue
Uploaded by
admin
on
2022-04-16 01:43:21
Report
Download
(35.50 KB)
collect
share
Rate
You can enter
255
characters
What is my domain?( answer:
www.45doc.com
)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Latest document
WoP-Sermons-English-2022
underneath-the-tree
U N I T 1 Step Up booklet 2023
tr-26-08-30b
the-sound-of-music-accessible-digital-programme
Personalities-Files-photo-2022
Howell- Tanger Holiday Shopping Local PR template
FFMV-CRP-2-Spanish
FFMV-CRP-2-English
Canadian_HR_Commission
1
/
3
10
Comment
0.45 $
Download(35.50 KB)
Top
×
Tips:
You need to pay $
0.45
to download this document.
Are you sure to download
15-徐杰-观察——科学探究的奠基石
?
You can pay with Paypal, including Visa, MasterCard, Amex
×
Share
×
Report
Reasons:
Advertisement
Pornographic
Personal attack
Harassment others
×
Collection
Collect
Select
Select
No suitable favorites?
Create a favorite